小学家教
无论问什么孩子的回答永远是“随便”,原因可能在这儿
无论问什么孩子的回答永远是“随便”,原因可能在这儿
前几天,一位妈妈说出自己的一个小苦恼:“带孩子出去吃饭,问他吃什么,孩子的回答永远是‘随便’。以前小时候我帮他买衣服,现在长大了,还是我帮他买衣服,自己喜欢穿什么都不知道。我真担心,他都这么大了,一些小事还不能自己作主,我们不能跟他一辈子呀?怎么培养他的独立性呢?至少自己能做一些决定吧。”
这位妈妈所说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很多孩子没有“主意”。甚至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哪个大学、喜欢什么专业、喜欢干什么。小时候没“主意”,长大了没“想法”,什么事都要征求家长的意见。
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比如:我们是吃火锅还是吃快餐?我们是去图书馆还是去博物馆?我们是现在去还是过一会儿再去?
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如果孩子不能在父母给出的选择中做决定,可以不去勉强,但是一定让孩子答应下次要在父母给出的选择中挑选一个。如果孩子做出的选择不符合家长的期望,家长可以说:“这一次我们按照你的想法去动物园,但下一次我们要去博物馆。”以防孩子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固执。
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如果家长真的希望孩子独立自主,就一定要给他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支持。这样孩子不但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强烈的愿望来决定自己的事,这个时候家长要舍得放手。家里的事情也可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更容易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每当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时,别吝惜你的赞美和肯定,让孩子知道他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如果孩子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不要急于否定,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沟通,大家一起讨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然后再逐步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策。
尊重孩子的选择标准
对于孩子的决定,家长不应该以自己的意见为准则。原则性的问题按照大家公认的方法来做,非原则性问题家长要学会宽容和妥协。家长可以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这不仅仅是包容,更是一种批判式教导方式。允许并培养孩子从不同的观点去看问题,摒弃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培养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