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优秀教师展示——周岗学校 吴江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8/5/30 12:08:45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629

优秀教师展示——周岗学校 吴江

“做好家教工作,造福万千家庭。”这是我们家教工作者遵循的一条准则。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家教工作的积极开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赢得了领导、家长及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学校的工作不仅要时刻关注学生,也要常常和学生的家长打交道。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很多农村家长有的只是善良的愿望和满腔的热情,至于如何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处理……作为家长,他们真的了解不多。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家庭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自己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开办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培训每月一次。每个月都有学习或讨论主题。使家长学员能够在家长学校的学习中提高认识,呼吁家长积极投入家庭教育工作中来。培训会后,不少家长意识到了家长言行在孩子行为中的重要性。有的家长在反馈信息中写到:听了家长会上优秀家长的育子经验交流,才知道以前那种认为自己是家长,对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的观念是错误的,今后自己要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多向有经验的家长请教,争取和学校好好配合把孩子教育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学校开办以来,越来越多的家长能按时参加培训活动。这样的现象说明我们的家长从中有了收获,这项工作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充分利用家长会,宣传家教工作。

家长会是学校政教工作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召开之前,我都会作到内容充实,有针对性,确定此次家长会的中心议题,使每位参会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都能有所了解,同时明确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此时我讲究的是语言艺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家长在子女成绩优异的情况下,乐于参加家长会,悉心听取教师对子女的情况介绍。但一少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家长,却以狭隘、消极的观点出发,放弃了对子女的希望,因此,召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就不愿意参加。对这样的家长,我就循循善诱,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既肯定他们的成绩,又指出他们的不足,及时进行教育,从而引起家长的兴趣。

组织家长经验交流,相互学习。

为了能够使学校的家教工作更上一层楼,也为了能够使家长的家教意识更强,家教的方法更加科学有效,组织了家长经验交流会、家教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家长们能够积极参与,并从中涌现出一批极为优秀的家长代表以及优秀的家教经验。不仅是家长们感觉受益良多,就连很多老师也是感叹收获颇丰。这个办法不仅实用高效,而且带动力还相当强!

成立班级及年级“家长委员会”。

密切家校联系,家校才能互相借力,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发展更好,成长更快。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每学期初都要组织每个班级和每个年级都着手选出班上或年级里能力强、有责任心、热心班级事务、家教效果较好的家长来担任本班或本年级的家长委员会委员,再从众委员中推选出委员长。“家长委员会”不仅可以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更重要的是组织本班家长进行家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利用家长的力量,利用榜样的力量,很多班级的家教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时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遇到什么困难或疑惑了,家长委员们也可以帮助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效果是极好的。

外聘家教专家,组织家教现场会。

为了能使家教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多方联系,费尽周折请来家教专家进行 “感恩教育”、“爱的传递”等专题讲座。学生和家长齐聚外中校园,参加活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深受感动,很多人泪流满面。这些活动都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六、构建家教沟通平台,充分利用“校讯通”资源。

家长由于担负繁重的工作,不可能长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如何将集中辅导的教育效益放大,如何经常性对家庭教育进行辅导,我们充分利用“校讯通”资源,构建了家校网络平台,使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家长与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信息的畅通化、信息化。教师经常将自己搜集到的家教经验和遇到的家教问题在网上发布,引导讨论,带动了一部分家长的参与,也为学校提供及时的教育信息。通过手机短信息的形式,沟通了家校联系,发布家教信息,也受了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曾经有教师问我:“家教本就应该是家长和班主任的工作。学校分给你的工作量已经很大了,为什么还要自找苦吃进行家教工作呢?那么多工作,琐琐碎碎的,你不觉得累吗?不觉得烦吗?”我笑着说:“只要是为了学生好的事情,再忙我也不觉得累,工作再多我也不会感觉烦。”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万千家庭的幸福,自己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家庭教育之花结出丰硕的育人之果,成绩与荣誉的取得,源于各级领导的支持,全体教师的合力工作和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将在家教理论研究方面狠下功夫,为提高家长和学生的素质,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育人作用而不断探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