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教


家教指导:家庭教育不能只盯着孩子,家长提升自己最重要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8/5/29 15:26:40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536

家教指导家庭教育不能只盯着孩子,家长提升自己最重要

  

教育部2015年末颁布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对“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

其中强调家长的“主体责任”,以及“全面学习”“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在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政策文件中尚属首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责任的认识更加清晰,同时也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如何强化家长教育的新问题。

只有扎扎实实的基础教育,才能达到这种“全面”“系统”的要求;只有家长主体责任明确、把握孩子成长规律、教育素质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而家长的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欠缺、自我教育意识淡漠,正是家庭教育盲目性的根源所在。有时候,家长们很容易被那些自称有教子“秘籍”“绝招”的“伪专家”忽悠。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特点、自己的家境,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楷模,轻而易举地毁了自家孩子的闪光点;有的家长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细小问题无比纠结、无限夸大,养育焦虑带来更多的教育行为扭曲……类似问题,与人们缺少教育孩子的基本常识不无关系。

一位心理学博士妈妈说:“我了解婴幼儿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比如宝宝满月后越来越爱哭,6到8周达到顶峰,4个月之后会减少,变得慢慢镇定。所以,当宝宝变得爱哭,我并没有很焦虑,也没有怀疑自己哪里做错了,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宝宝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她把这个常识告诉家人,大家在宝宝哭的时候都能保持比较平稳的情绪。了解宝宝发展规律,能让自己比较自信和从容,有底气、有预期。

尽管不是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心理学知识,也不是每个学过心理学的人都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带孩子的实践中。值得学习的是这位博士妈妈并不是纠结于解决孩子啼哭的问题,而是把握孩子发展的规律并学以致用,避免了这一表面现象带给大人的焦虑情绪。养育孩子并没有标准答案,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把握大方向不偏离,遇到具体情境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原则。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他人总结的已有的知识,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理智地控制经验的能力。

在广阔的家庭教育领域,对每一位家长来说,多学些“显性知识”是必需的。因为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家长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并不能无师自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是家庭的法定功能,在家庭私域也不能随心所欲。

国家、社会注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指导和服务的方向,为家长打好学习基础,帮助他们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核心价值是什么,孩子的权利是什么,自身对孩子的法定责任和角色定位是什么,与学校、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有组织的家长教育应当起到“防疫站”的作用,帮助家长增加自身的“免疫力”,而不是出了问题再急救的“120”,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真的理解了、融会贯通了,在孩子教育中一定会少走弯路,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得更好。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日常教育行为都不同,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家庭情境和亲子互动中表现迥异。成功的家庭教育指导,不是让家长“照猫画虎”“鹦鹉学舌”,而是启发家长进行自我教育。家长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

因此,家庭教育指导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家长打牢家庭教育的科学常识基础,家庭教育工作最大的业绩是启发家长的自我教育。

在当今社会,学会学习是做家长的基本功,检验学习效果的是家庭教育实践,评判家长是否合格、是否优秀的是孩子。相信家长在“悟道”、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能产生无限的创意,找到并悟出更多解决孩子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增强家庭教育本领。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