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改变家庭教育中的“负能量场”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8/4/14 9:35:40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399

改变家庭教育中的“负能量场”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其实始终处在一个看不见的“场”中。当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发现问题的时候,问题往往不出在发现问题的地方,而出在这个“场”。现在,不少家庭教育,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负能量场”当中。

小时候,父母在孩子眼中是“整个世界”,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变成了“普通人”,不再那么高大。

一年多前的一天,儿子满怀期待地拿着作业本让我讲解一道数学题,当我告诉儿子不会做那道题时,儿子报以长时间的沉默,然后悄悄走开了。

我意识到,从这一刻起,儿子心目中的“偶像父亲”人设坍塌了,我不再是他的整个世界了。

实际上,当这个时刻来临时,很多父母往往还没能调试好心态,他们会使用各种方式维持自己的权威性,保持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高大形象。结果是,父母和孩子很容易形成对立,双方都端起了架子。这是一种面具与面具之间的竞争,双方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曾有一位教育学家说,父亲是孩子来到世间的第一个玩具。因为那个时候,父亲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扮演那种高大的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权力意识开始抬头,这时,家庭“场”中的负能量便开始滋长。

根据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权力和爱往往处于天平的两边,权力越大,爱就会越少。

通常,母亲总会去爱那个最没有出息的孩子,而父亲总是更喜欢最有出息的孩子。因为父爱的理由是“孩子值得爱”,母爱的理由是“孩子需要爱”。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就是因为父爱往往比母爱中更多了权力欲。

在家庭当中,一旦权力欲抬头,家庭教育就沾染了“病毒”,父母抱着“我总是为你好”的理由,不断地向孩子输送负能量。却浑然不知在孩子的眼里,那是一个不断自我丑化的过程。

父母常会抱怨“孩子太不听话”,其实,所谓的不听话是一种“习惯性不服从”和“逆反”,孩子只是在某种场景、某种权力下作出了这种反应。当这个“场”不存在的时候,他的“习惯性不服从”和“逆反”也会消失。

所以,父母尽可能消解自己的权力意识,是一辈子要做的功课。

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很难,问题还是出在沟通上。语言与文字在释放信号的同时,也释放着噪音。我们认为自己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别人听了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

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时再进行教育的话,父母的每一个努力、说的每一句话,即使是对的,但是在这个错误的“场”里,也全成了错的。

其实爱里也是存在着冲突的,而且爱越深冲突越深。很多时候,一个人发出了善意的信号,另一个人没有感知到,就会产生冲突。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还要努力降低沟通过程中的“信噪比”。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