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教
家教经验:阅读的人生处处精彩
家教经验:阅读的人生处处精彩
因为阅读,外卖小哥雷海为在诗词大会火了。
看雷海为的朋友圈,会觉得这是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他在杭州市图书馆听“诗忆江南,最美杭州”音乐会,跑到虎跑后山贵人峰俯瞰杭州城全景,喜欢去黄龙洞听民乐和越剧,还参加汉服游西湖活动……
雷海为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80后外卖送餐员,也就是江湖人称的“外卖小哥”,淡季时一天8小时在路上,旺季时就是12个小时。而当3月26日晚,他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登台技惊四座后,人们才发现,呀,原来高手就在身边,我能指定雷海为给我送餐吗?
面对第一家采访他的媒体,雷海为显然还没有具备成为“新闻人物”的经验,他花了很长时间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讲述了自己并不顺利的求学经历,而与诗词的缘分,要到他20岁时遇到金庸名作《侠客行》开始。
并非少年天才,也不是诗酒文人,雷海为的故事真实得像杜甫的诗。
雷海为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曾是小学民办教师的父亲喜欢诗,在雷海为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用毛笔在小纸片上写古诗词,贴在墙上教他背。雷海为记得,自己背的第一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我爸爸非常喜欢,经常跟我念叨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杭州有多美”。
儿时的第一印象让雷海为长大后想去杭州看看古诗里写的是不是真的,但父子俩都没想到,20多年后,雷海为在杭州生活,还在杭州“一朝闻名”。
上小学和初中时,雷海为的成绩都非常好,年年“三好学生”,中考分数还到了县里最好中学的录取线,直到高一,他的语文、历史都是全班第一。然而,高二时,由于预想的转学计划没有实现,雷海为成绩一落千丈,眼看考大学是没戏了,他转至中专学技术,2001年毕业后外出打工。
先是学校推荐去深圳做了半年电工,又在2002年一个人跑到了上海。雷海为是一个浪漫的人,去上海的理由就是“想看看大上海的繁华”。当时的行李很轻,除了衣服,几乎一无所有。
在工地搬过砖,在餐厅当过服务员和传菜员,漂泊了几个月,雷海为终于找到一份礼品销售的工作,算是安定下来。2003年,由于业绩出色,收入也增加了,闲暇时间,雷海为看了一部电视剧——改编自金庸小说的《侠客行》。
20岁的雷海为遇上《侠客行》,也从此翻进诗词的江湖。
“剧里有李白的《侠客行》,我一直有一个武侠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但是电视剧里的诗不完整,我就去新华书店找、去黄浦区图书馆找,阴差阳错一直没找到。”雷海为现在的微信头像,就是周润发饰演的令狐冲,看来是“侠气不改”。
2004年,雷海为在上海一家书店偶尔翻一本讲诗词格律的书,居然找到了《侠客行》全诗,高兴极了,当场就背了下来。这以后,他就经常去书店看书,看完回去默写,忘了再回去翻。他现在的诗词储备量是800多首。
2006年,因为公司老板改行,雷海为的稳定生活再次被打破,他想到了小时候在诗里“见过”的杭州就在不远处,何不去看看有山有水的人间天堂?离开上海时,雷海为的行李很重,大部分都是书。
2008年,雷海为终于来到杭州,做过礼品销售和广告安装,2011年发现送快递收入不错,就转行成为快递小哥。白天,和其他快递小哥并没有什么不同,雷海为兢兢业业在路上,下班后,别的同事躺在床上看直播打游戏时,他就静下来读诗。
晚上学习,白天复习,雷海为一天背一首诗,“有时候忘了,就在送快递等红灯的时候,赶紧掏出手机查一查记下来”。读诗是爱好,他从来不制订计划,“背一首,我就开心;一天没背,就觉得少了什么”。
2015年后,外卖行业欣欣向荣,雷海为也开始兼职送外卖,从2017年起就成为全职外卖小哥,旺季时月收入能有9000元。但无论做什么,雷海为的衣服口袋里总揣着口袋本《唐诗三百首》,这本书他从上海带到杭州,念念不忘——回响就在不远处。
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雷海为跃跃欲试,第二季报名没选上,第三季他锲而不舍地报了两次,终于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
比起聊生活,聊起诗词,雷海为就显得很是淡定。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记不清楚自己答对了几道题,但答错的题都记得清清楚楚——毕竟,那不多。“电话初试时,问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出自曹植的哪首诗,我没读过,不知道,面试时候的最后一道题,我也没答出来。”
录制《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是雷海为第一次来北京。作为由各行各业组成的“百行团”中的一员,他很激动,“团里有北京的铁路工人,江西的城管,山东的电工”……这是他第一次和这么多同好聊诗歌,原来,喜欢诗,并不寂寞。
现在,雷海为已经回到杭州,继续送着外卖背着诗,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时隔数月,节目播出,雷海为瞬间成了全国最火的外卖小哥,人生因为爱上阅读而精彩。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