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教
家教观点:家庭教育从问题出发
家教观点:家庭教育从问题出发
任何成功都比不上教育孩子的成功,任何失败都比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天下最伟大的事情是做父母,父母延续了人类的生命,任何伟大的人物都是父母的杰作。“我的母亲不识字,但她给予我生命教育”,这是我在我的母亲墓碑上写下的墓志铭。我这一生受过多种教育,但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母亲和父亲。我在为父亲预制的墓碑上留下的墓志铭是“我的父亲很平凡,他教我做有尊严的人”。我这一生在多个岗位上做过不少的事情,有的是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人类都会有一定影响的事,但最有意义的事是做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当然现在已经是两个孙女的爷爷和姥爷了。我的孩子不是什么天才,也不是什么大才,但他们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和能创造自我、服务社会的人。
所谓从问题出发的家庭教育观,就是要知道中国家庭教育的痛点、要点和节点,也就是找到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了解中国家庭所需要的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法,把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所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出发,找到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解决问题。中国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我认为,主要存在六性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是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但它们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一是控制性。政府、学校、家庭都在对孩子进行控制和钳制,强迫孩子按政府的指向,按学校的要求,按父母的意志学习和生活,使孩子从小没有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政府经常讲“要从娃娃抓起”,父母、老师经常讲“要做听话的好孩子、好学生”。二是取代性。父母和老师取代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除了读书以外,什么事都代替孩子做了,甚至于读书都是为了父母和老师,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从而丧失生存和生活的能力。三是功利性。家庭教育不以孩子为目的,而是以孩子为手段。以功利为目的,把家庭教育作为孩子谋取权力和金钱,耀祖光宗的工具。家庭教育世俗化、庸俗化、功利化、工具化。四是成人性。对孩子进行成人化教育,用成年人的思维和方式替代孩子的思维和方法。婴儿教育幼儿化,幼儿教育少年化,少年教育青年化,青年教育老年化。春晚上少年儿童的演出的台词都是成年化的假大空语言。成人化教育使孩子失去了童真、本真、想象力和创造力。五是冲突性。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发生价值冲突。政府希望孩子成为政治动物,学校希望孩子成为高分的宠儿,家庭希望孩子成为有钱有势的人物。所以,社会从不同的渠道给孩子灌输不同的价值观,往往会使孩子在家庭和学校学考试知识,在社会学关系知识;在家庭和学校学规则,在社会学潜规则;在学校和家庭里学做人,在社会上学做鬼。使孩子从小人格分裂,价值取向迷茫。六是分裂性。家庭内部的教育,形不成合力,父亲一套,母亲一套,爷爷奶奶又来一套,使孩子无所适从,家教力量相互抵消。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不是用行为引导,而是用道理指责。家教主要是讲爱,不是讲理。对孩子的教育情绪化,甚至暴力化,伤害孩子的心灵。
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六性问题导致家庭教育价值变异,使孩子失去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的能力。使孩子漠视生命的意义,失去生存的能力,没有生活的信仰,不能使人生幸福,也给家庭带来不幸。中国家庭教育六性问题的产生,有中国现行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有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和习惯的原因,也有每个家庭背景和父母素质的原因。因时间关系,我们不做具体分析。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应该面向阳光,充满信心,勇于肩负家庭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坚信,中国是世界一部分,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细胞在变,社会也会变。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但应该可以改变家庭和社会的小环境。从学会做父母开始,从学会做老师开始,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做一个合格的老师,用我们父母和老师的爱心去滋养孩子的爱心,用我们的能力生长孩子的能力,用我们的创造去激发孩子的创造,用我们的幸福去传承孩子的幸福。我主张,在问题基础上,思考和实践怎样遵循道法自然的家庭教育思想,把握孩子成长的规律、父母发展的规律和家庭教育的规律,坚守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天赋,发展孩子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促进家庭的幸福。家庭教育培养正常的孩子和普通人。所谓正常的孩子,就是会看、会想、会说、会做、会玩、会吃、会睡的孩子。所谓普通人,就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幸福生活的人。父母不要时时处处想着把孩子培养成这样家、那样家,培养成这样才那样才,成不成大才,成不成大家不是家长说的算,也不是老师说的算,是孩子说的算,是孩子充分利用条件和环境自我发展的结果。毛泽东的爹妈根本没有想过要把毛泽东培养成领袖。我的爹妈也从来没有想到把我培养成州委书记、教育厅长,我三十岁才读初中,三十八岁才转为公务员,谁想到我会成为博士生导师呢?父母们对孩子的希望应该是成为正常的普通的人,对孩子的希望太大,失望也会大,赋予孩子过多的希望,就自觉不自觉的去控制孩子,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意志去做,使孩子失去创造力,最终给你带来的就是失望。
从问题出发实施家庭教育,就应该以价值培养为灵魂,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规则培养为保障,实施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构建孩子的生命价值,生长孩子的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生活信仰,发展孩子,幸福家庭。通过生命教育,使孩子知生命价值,认知生命,热爱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保护生命;通过生存教育,使孩子知生存之道,适应生存,学会生存,挑战生存;通过生活教育,使孩子知生活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总之,通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使人认知生命的意义、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促进人类的文明。三生教育注重认知教育、体验教育和感悟教育有机结合;情境教育、情缘教育、情智教育、情节教育和情爱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从问题出发实施家庭教育就应该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出发有选择的进行六情教育,即情境、情趣、情缘、情智、情节和情爱教育。
情境教育。触境生情,环境育人,人造环境。环境激发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唤起人的爱心和生命活力。孩子对环境的敏感性和渴望性比成年人不知强烈多少倍,父母和老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从熟悉的环境走出来去发现新的环境,去接受不同的新环境的滋养和熏陶。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孩子的心灵,文明孩子的行为。”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1920年印度传教士辛格发现了狼群中有两个“狼孩”。这两个孩子刚回到人类社会之初,具备狼的特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情境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古时候孟母三迁,就是情境教育的很好例子。要引导孩子置身于良好而文明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接受环境的熏陶。家庭教育首要的是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包括良好的家庭软环境和硬环境,使孩子在家庭环境里面受到爱的熏陶和文明和谐的滋养。特别要注重家庭文化建设,实施家风、家行、家史、家境教育,让孩子接受家风的熏陶,接受家人的行为示范,接受家庭历史的启迪。学校要发挥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建设文明、生态、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使孩子在校园大家庭中健康成长。父母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在安全、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公共环境中体验生活,教育孩子远离污染幼小心灵的环境。父母和老师要陪伴孩子和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接受生态自然环境的熏染。家庭、学校、社会、政府都要肩负为孩子创造文明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的责任。
情趣教育。家庭情趣教育应始于兴趣,走向志趣。家庭教育要守护孩子的天性,发现孩子的天赋。古人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说情趣的重要性。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小时候就对昆虫特别感兴趣。要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有广泛的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发问是创造的萌芽,要善于引导孩子问天问地问人。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生活兴趣、交往兴趣,将兴趣转化为情趣,使孩子爱学习,爱生活,爱交往。一个对学习没有情趣的孩子必然不喜欢学习,不爱学习,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好。要使孩子有好的学习成绩,应该首先培养孩子广泛的学习情趣。父母不要用自己的爱好取代孩子的爱好,不要用自己的兴趣扼杀孩子的兴趣。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高雅情趣,使孩子免受低级趣味和庸俗行为的影响。要引导孩子将情趣转化为志趣,培养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断生长孩子的生存能力和生活信念,树立人生的志向。情缘教育。人是社会性生物。孩子生下来名字上了户口薄,就是社会人了,他就与人结下不解之缘。孩子生来就喜欢接触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人交流,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交流,限制了孩子的交往。我的小孙女三岁时在游乐场所与一个外国小朋友在一起饶有兴趣的聊了半个多小时,他们的语言是不相同的,但是彼此都知道对方在表达什么,聊的很投机,很开心。家庭教育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奠基教育,要引导孩子走向社会,就必然要指导孩子与不同的人群进行交往,使孩子学会与父母,与老师,与小朋友,与同学交往,学会与社会不同人群交流,提高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情缘教育不但让孩子学会交往、交流和沟通,还使孩子开阔视野,培育爱心,学会宽容,树立自尊。孩子与不同的人群进行接触交流,会了解和学习到不少的知识,生长生存的能力,特别是会得到博爱之心的滋养和包容之心的培养。情缘教育使孩子自小接受性别的教育,从而正确判断人缘是非关系,使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的生理区别和交往形式的不同;使孩子与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人接触中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独立判断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使孩子自信、自能、自尊。
情智教育。情智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智商和情商相互生长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情智教育是使孩子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和谐统一的教育。家长和老师要以情感激发情感,以能力生长能力,以爱心滋养爱心,以智慧启迪智慧。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取决于情商。要避免家庭教育只注重智力开发的单向教育,使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孩子对知识的情感和对智慧的爱心,从小爱知识,爱智慧,爱知识才会学习知识,爱智慧才能生长智慧。家庭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真实感、画面感、具体性、丰富性,在情感和智慧两个维度中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情和想象力。避免说教式、口号式、抽象式、灌装式的教育方法,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教育手段,实施富有情感的个性化教育,比如脑科学研究的成果有助于解释孩子情绪密码,调动孩子学习的热情和专注力,提高孩子情绪调控能力;用机器人、3D技术和影视手段进行丰富的情智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和探究热情。情节教育。所谓情节教育就是用生活情节对孩子进行教育,提高孩子的体验能力、行动能力、感悟能力,使孩子在实践体验中产生自己的生活故事情节的过程。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听讲故事,因为故事里面有生动的情节,这些情节能点燃孩子的童心。我们为什么喜欢看小说,看电影电视,因为小说和电影电视里面有人生和历史的情节,这些情节能打动人的情感,能启迪人的智慧。人生来是要做事的,做事才有故事,有故事的人生是有情节的人生,有故事情节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喜怒哀乐才是生命,酸甜苦辣才是人生。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过,“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情节教育给孩子以气节和节操的培养,让孩子在生活和阅读的故事里面知道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庭教育要把情节教育贯穿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让孩子充分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感受生命的喜怒哀乐。情节教育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认知教育,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亲近现实生活,在现实活动中使孩子增长知识和能力;其次是体验教育,创造条件让孩子进行学习、生活的丰富体验,不但身临其境参与到生活之中,做生活的主角,给孩子留下深刻的体验记忆和产生丰富的故事情节,终身受用;第三是感悟教育,用身边现实的人、用历史的人、用童话中的人的故事情节感化孩子,启迪孩子,使孩子融入到这些人和事之中而产生自己的情节故事。所以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童话和游戏一样是儿童童年不可缺少的。
情爱教育。从根本上讲,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不是理的教育,哪怕是道理的教育也要通过爱的教育来实现。要把情爱教育融入到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家庭教育的最伟大的力量是爱的力量,父母要以爱心滋养孩子的爱心,要让家庭弥漫着爱的空气,让每个家庭成员呼吸着家庭的爱。爱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爱是每个人感受到的情和意。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和孩子都要培养大爱之心,爱人,爱自然,爱社会,爱知识,爱生活。要给孩子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大爱,是博爱,而不是私爱和宠爱。父母要宽容孩子,允许孩子犯错误,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任性,不要颐指气使。要使孩子知道什么是爱,学会怎样去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文章来源《三生教育》罗崇敏个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