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年轻父母真能“做自己”吗?
年轻父母真能“做自己”吗?
有时要顺应自己的感受,有时要妥协让渡一些给他人,以具有弹性的方式与人相处,在一种互动状态中,与他人相处并获得自在。
“父母首先要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不少年轻父母在各类亲子课程上总能听到这句话。这话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在生活实践中,常常演绎出了各种版本。
夫妻有孩子后,生活重心发生了变化。有的夫妻说,并不希望有孩子后,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所变化。
“做自己”的态度乍看是有道理的。我们期待孩子最终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实现父母的独立当然是必经之途,独立的父母是孩子独立最好的榜样。
然而,任何教育观点的贯彻,一旦忽视了所面对的受教育者的年龄,及其相应的心理发展进程,往往就丧失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人类的新生儿,不像其他哺乳动物,比如马、牛,出生几小时内就可以站立,甚至奔跑。人类婴儿要经历几乎一年的时间才能实现站立、行走。这一阶段中,他们需要抚养者无微不至的照顾,需要父母“充当”自己的手臂、双腿,饥饿时需要喂奶,排便后需要有人及时为他们清理;从饮食到卫生,从生活节奏的建立到情绪的安抚,各方面都需要得到引导和帮助,一个婴儿才能变成可爱的儿童。
同时,婴儿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生课题要在这一阶段学习,一是生活节奏的建立。母婴观察的研究者们在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及其与母亲互动的观察中发现,母亲事实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适应、配合、调整其生活节奏:适应婴儿,同时也努力为婴儿建立起稳定的生活节奏。
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学习情绪的表达。婴儿的情绪常常会比较夸张,在没有掌握更好的表达方式之前,他们更多的表现形式是哭泣、烦躁,且难以安抚。
所以,至少是在孩子的婴儿阶段里,父母其实是很难“活出自己”“做自己”的。父母要知道,此刻必要的牺牲,换来的是在未来孩子的安全感、基本信任的建立,以及对孩子人格发展的良性促进。
我并不主张父母在孩子的婴儿阶段里太多顾及夫妻自身的生活节奏,甚至在这一阶段追求“活出自己”,而主张父母们应更多地跟随孩子的需要,以婴儿为中心,形成新的生活节奏。
有个妈妈告诉我,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她突然觉察到此刻的自己非常疲惫,于是决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她丢下了刚满1岁的孩子,自己跑进房间关上门,留孩子一个人在客厅哭。
的确,在那一刻,母亲的情绪也已接近崩溃,是不是应该关起门来先关爱好自己呢?
在我看来,母亲跑进卧室,留孩子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有些残忍。这样的“自我关照”,实质上是将婴儿置于一个无回应的环境中,同时,从心理学的层面上,孩子会感受到“哭闹 →妈妈没有了”。
1岁左右的孩子尚未建立起“客体恒常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婴儿的内部世界里,他会恐惧于自己的哭闹而使得妈妈消失。这种感受或许对婴儿来说是绝望甚至“致命”的。我通常会告诉家长们,如果你无法耐受自己的焦灼情绪,你可以停止安慰哭闹的孩子,但不要离开,静静地坐在旁边,观察孩子情绪趋向稳定时,再进行安抚。
停止安抚、不离开、静静等待——父母同样是在关爱自己,只是这种关爱似乎不如“退回卧室‘砰’地关上门”显得痛快利落,毕竟,它是打上了父母烙印的一种自我关爱。
希望借由上述例子让大家理解,首先,任何一种教育、养育观点的背后,都应该首先考虑儿童的相应发展阶段与心理需要。其次,要看到这个例子中,暗藏着一种偏执地要将“自己”与他人割裂开的倾向。其典型意义在于,“做自己”在不少人那里是一种完全不顾他人、只尊重自己需要的状态,这就陷入到一种偏执状态中,好像世界分成了自己和他人两个绝对割裂的部分。
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甚至说:“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他之所以这样说,是指“没有绝对的婴儿,我们所看到的婴儿,都包含着他的母亲(主要抚养者)”。抛开母亲(主要抚养者)去单纯地谈婴儿的心理状态,是不现实的。
由此,我认为其实也不存在绝对的“我自己”。我们对自己的感知,一部分来自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比如饥饱感、冷热感等;另一部分则来自身体与外界互动之下的自体感,这些自体感的建立,从婴儿期的挥舞手臂,感受自己的肢体敲打在周围环境物件时所带来的感受,体会自己控制身体的感受,再到外界环境的冷暖变化带给身体的感受。当然,这个外界环境其实还包括了主要抚养者与“我”的互动带来的体验。
以上林林总总,所有点滴累积的感受最终形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身体感受的体察,逐渐成为所谓的“我”的样子。
因此,所谓“做自己”,并不是完成一种自我的绝对状态,而是在建立一定界线之后在互动中的自我认知。
我们可以把人际界线理解为保护自己,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边界线”,有时候要顺应自己的感受,有时候要妥协让渡一些给他人,以具有弹性的方式与人相处。在一种互动状态中,与他人相处并获得自在,在我心里这才算得上“做自己”的样子。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