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告别网瘾 寒假让“电子保姆”下岗
告别网瘾 寒假让“电子保姆”下岗
“孩子刚上一年级,假期里成天就坐在电脑前面玩游戏。本来想利用今年春节假期带他出去走走,被坚决拒绝。有亲戚朋友过来玩,要和他上街走走,他还会发脾气。”崔女士对此感到十分苦恼。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不少忙碌的家长们终于能有大段的时间好好地与孩子相处了,但是令不少家长头疼的是,孩子并不“领情”,在假期里整日沉迷于上网、玩平板电脑、玩手机,懒于同父母交谈,孩子的时间已经被数码产品所占据。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心理科主任汪玲华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假期结束,门诊的网瘾小患者明显增多。由于不少父母工作忙碌而很少管孩子的上网问题,再加上一些父母认为智能软件具有开发智力和教育功能,便让孩子过早、过多地接触iPad、iPhone等数码产品,这些数码产品甚至代替了父母的部分功能,成了整天陪伴孩子的“保姆”。然而孩子的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缺少自控能力,在享受这些产品带来的视听刺激后,往往容易成瘾。
汪玲华提醒各位家长,要想远离网瘾、告别“iPad保姆”,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一定要多一点家庭户外活动。有的家长自己就很宅,所以也不让小孩出去。这就会这造成小孩对于网络的依赖,在网瘾形成的初期阶段,如果小孩因为被禁止玩游戏,而给家长脸色看,家长一定要坚持,不能小孩一发脾气就妥协,越妥协就越严重。
另一方面,游戏是有开发智商的作用的,可以玩但要适度,学龄前孩子最多玩半小时,学龄后孩子控制在2小时内。而且奖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给小孩玩游戏,而且以游戏为奖励,就表示小孩已经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了,所以家长要培养小孩多种爱好,不要让孩子只关注游戏。
家长选择iPad做保姆的做法,心理学家并不赞同,专家认为至少孩子2岁前不宜接触。法国儿童精神病学家塞尔日·蒂斯罗恩说,iPad只能提供色彩丰富的二维画面,无法向婴幼儿提供复杂的感官信息,存在缺陷。美国心理学家南希·琳达认为,iPad的某些游戏具有一定互动性,但它们无法替代人际交流。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