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科学预防 健康同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科学预防 健康同行——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秋冬季天气干燥,气温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各种病毒、细菌也簇拥而至,气候的变化会让不少孩子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因此,了解常见传染病知识,提高预防意识,对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学习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01流行性感冒
流感常引起患者高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
国家流感中心数据显示,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快速上升,需要警惕散发病例引起的社区传播或聚集性感染。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紧密追踪流感病毒变异的情况,并定期公布用于疫苗制造的毒株,流感疫苗的配方亦随之每年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方才最佳。
2.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常通风、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
3.加强锻炼,进行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4.主动就医。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避免疾病传播。
02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 。引发病毒性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包括诺如病毒等。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环境密闭、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
主要症状:
病毒性腹泻潜伏期较短,通常为12 - 72小时。发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腹泻症状逐渐明显,大便多为水样便,每日可达数次甚至十余次。
同时,还可能伴有腹痛、食欲不振等不适。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 把好“病从口入”关:不喝生水,饮用开水;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未洗净的蔬菜水果 、生鱼片等;食物应彻底煮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病毒性腹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彻底清洗双手;定期对餐具、玩具、家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3.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病毒滋生和传播的机会。
4. 增强免疫力: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提高自身免疫力。
03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主要症状:
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就应该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此外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
1.及时就诊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2、患者隔离
(1)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吐痰时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的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3、提高免疫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感染结核。
0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皮肤黏膜的斑丘疹、疱疹、痂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较轻的发热、头痛或咽痛等全身症状。水痘一般在冬春季高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水痘的好发季节。
预防措施:
1.讲卫生多通风。勤消毒,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勤洗手及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打疫苗早预防。水痘疫苗可预防90%的水痘发生,是预防水痘最经济且有效的措施。(注意:得过水痘的人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的机会很小,所以此类人群中则无需再接种水痘疫苗)。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