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教


智慧父母做好这6件事,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5/10 15:55:42 作者:昝晓芳 浏览次数:11

智慧父母做好这6件事,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养育孩子,就像一场充满挑战的修行。爱得太满,孩子可能失去自我成长的空间;爱得太浅,孩子又可能缺乏安全感。智慧父母却能精准拿捏爱的分寸,用恰到好处的爱,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那么,究竟是哪6件事,让智慧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游刃有余?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科学道理和实用技巧?别再为如何爱孩子而烦恼,接下来的内容将为你一一揭晓。掌握这6件事,你也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得力的引路人,给予他们最适宜的爱。

01要舍得用孩子

刀不磨会变钝,孩子不用会变懒。”这句质朴的俗语,道尽了成长与锻炼的真谛。很多父母正不知不觉地陷入“过度代劳”的误区,在家替孩子叠被、穿衣;在外替孩子背书包、画板、水壶。

这些本应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却全被父母大包大揽。长此以往,孩子渐渐将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心中没有丝毫感恩与愧疚,反而理直气壮地认为:“你为我做这些是应该的。”

如此娇惯溺爱,如同为孩子打造了一个看似温暖实则脆弱的“温室”。在这个“温室”里,孩子无需面对生活的琐碎与挑战,失去了锻炼自我、培养责任感的机会。父母在孩子儿时替他们扛住了生活的所有重担,又怎能指望他们在未来扛起生活的世界,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人呢?

智慧的父母会巧妙地用孩子,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支持孩子自己干。

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机会,孩子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因此,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应坚定地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去做,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

当孩子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时,哪怕只是端来一杯水,父母也要欣然接受,并给予真诚而热烈的夸赞:“有儿子就是不一样!”“有女儿可真好!”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父母做事。

从小就被“委以重任”的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学会承担责任、解决问题,长大后才能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成为能扛得住事儿、经得起风雨的人。

02经常鼓励孩子

有些父母仿佛自带“挑剔放大镜”,孩子的优点在他们眼中如同隐形的存在,而缺点却被无限聚焦。“你瞧人家”成了他们日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像一句紧箍咒,紧紧束缚着孩子。

宽容的父母总是在肯定孩子,他们能够发现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

很好,孩子,你比昨天又进步了!”

不要紧,成功躲在失败的后面!”

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会信心倍增,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也将会极富耐心。

苛刻的父母容不得孩子犯一点的小错,发现孩子犯错后,非打即骂。这是在逼着孩子说谎话,促使孩子学会逃避、推卸责任。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也更容易怨天尤人。

智慧的父母明白,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一个犯错——知错——认错——改错的过程。不允许孩子犯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他们会耐心地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分析过程,让他自己去感受后果,学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孩子第一次尝试自己洗衣服,虽然洗得不太干净,衣服上还残留着泡沫,父母却会满心欢喜地说:“宝贝,你做得太棒了!第一次洗就能洗成这样,比爸妈小时候厉害多了,下次肯定能洗得更干净。”随后,父母耐心细致地传授正确的洗涤方法,用温暖的鼓励陪伴孩子再次尝试。

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如同神奇的魔法,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父母的肯定中,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面对困难时也会更有耐心。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值得被认可,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机会。即使遇到挫折,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像充满电的小马达一样,继续努力前行。

03让孩子懂得分享

有些父母把物质看得比精神重要,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先给孩子。看孩子“独享”,自己也很享受,生怕孩子吃了亏。

在独享中长大的孩子,眼中没有别人,心中没有父母,身边也没有朋友。孩子长大成人后,父母不会感受到一点来自孩子的感恩与幸福。

分享,是快乐的源泉。智慧的父母,从小让孩子懂得在分享中长大,他们不会把孩子宠成“小皇帝”“小公主”,而是会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比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时,鼓励孩子把好吃的先夹给长辈;孩子收到心仪的玩具时,提醒他们邀请小伙伴一起玩。

当一个人在分享中感到快乐,他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很大,他会主动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做事时也会顾及他人感受,懂得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游刃有余,避免因自我中心而引发冲突。

如此一来,孩子便能学会关心他人、懂得付出爱,在社会交往中也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们带着分享带来的善意与温暖与人相处,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在人生道路上收获更多善意与帮助。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朋友会伸出援手;当他们取得成就时,身边会有人真心喝彩。而父母也会在孩子分享的点滴中,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爱与关怀,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04坚定地相信孩子

疑心重的父母总爱用怀疑的眼光看孩子,不相信淘小子会干好事;总是把孩子看成说谎者,不相信他们。

在你怀疑的目光中,孩子可能反而会选择说谎,变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智慧的父母会一直坚定地相信孩子,用信任的目光看孩子。

他们深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哪怕他有过失。他们常常用“发现新大陆”的眼光,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父母给予孩子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潜能。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毫无保留的信任时,他们会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梦想,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有力量去突破自我。这种源自内心深处的自信,将成为他们一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助力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天地。

同时,他们也具备良好的同理心,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情绪变化和需求,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变得善解人意、体贴周到。这些品质会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05把握好管教的“度”

有些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管合理不合理;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该干不该干。

于是,孩子从小目中无人,无法无天,甚至违法乱纪,这样不仅是坑害了孩子的一生,也是害了我们自己。

这样的父母不明白一条真理:“真正的爱,并非毫无底线的纵容,而是有原则、有尺度的引导。”

智慧的父母深知孩子是需要管理的,规矩是需要学习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

放手不等于放纵,关爱不等于溺爱,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爱孩子,需要以智慧为指引,不仅关注孩子当下的得失,更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不仅留意孩子获取了什么,更注重孩子是否懂得取舍。还要注重引导孩子学会为头脑、身体和生活的空间留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孩子的生活被各种课程、活动填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

鼓励孩子定期给自己“放个假”,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更好地吸收新知识;他们会提醒孩子关注身体健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为未来的奋斗积蓄能量。

此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不停地犯错、认错、知错、改错。这是孩子认识世界、完善自我的必经之路。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要相信孩子有承担错误并积极改正的能力。

当孩子犯错时,不要一味地指责批评,而是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错误,并帮助孩子制定改正错误的计划。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06更看重过程

人生最大的财富是体验,体验成功、体验失败,对孩子来说都十分重要。

有的父母看重结果,告诉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样的孩子便经不起失败。

智慧的父母,更看重过程。他们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时,感到愤怒、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经历失败与痛苦,“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

孩子冲刺百米,智慧的父母不会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成绩排名上,不会焦急地追问孩子跑了第几名。孩子不小心摔倒,他们会第一时间上前,查看孩子膝盖的伤口情况,耐心地教孩子如何处理伤口,用实际行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坚强面对,从挫折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孩子参加演出,智慧的父母关注的不是孩子获得几次掌声,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在整个准备和参与过程中的付出,是否为了演出全力以赴,是否在排练时认真刻苦。即便孩子最终被淘汰了,他们也会温柔地拥抱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关注孩子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从失败的失落中走出来,重新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父母的智慧,本质上就是一种平和、豁达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作为父母,你想让孩子快乐成长吗?你想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吗?那么,从你开始,勇敢走出误区,用智慧的眼光认识孩子,用智慧的方式走近孩子,还给他们一个有爱的童年,和孩子建立起亲密、温暖的关系吧!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