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


跟孩子相比,你才是最需要上课的那个人!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25/4/23 15:12:47 作者:周海丽 浏览次数:1

作者:父母必读编辑部

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是一出戏。

比如,孩子犯错了,一定会上演这样的戏码:

爸爸:我唱红脸

妈妈:我唱白脸

或者:

爸爸:我唱白脸

妈妈:我也想唱白脸

爸爸:那一起吧

你就说,这是不是一出戏

再比如,辅导孩子写作业,一定会上演这样的戏码:

爸爸:我心脏不好,你来辅导吧

妈妈:我辅导作业谁收拾家?还是你来吧

前天就有一个爸爸上了微博热搜: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为了控制自己不发脾气打孩子把自己双手反绑。

不用说,一定是亲生的。

绑了一时,能一直绑到孩子毕业吗?不能。那问题总得解决吧,怎么办呢?这个问题恐怕没有几个家长能解决,这也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鸡飞狗跳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时候你要做的,是调整心态,重新认识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这个问题。

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

你在开车,旁边一个人一直在你耳边说话:并线并线该打灯了啊…右转右转…你烦么?孩子的想法,跟你一样。

如果你每次盯着孩子写作业,一看到作业里有问题,比如数算错了、字写错了、比划错了,任何问题你都会第一时间指出,甚至连写字的时候是不是太用力都要说几句。

你把这个叫“负责”,孩子管这个叫“打扰”,甚至他内心其实比你还崩溃,最要命的是还不敢说。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会在你一遍遍的质疑声中,失去自信。

“懂了吗?”

“都讲几遍了?”

“你告诉我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如果你在工作中,你的领导和同事每天这样训斥你,你还会有自信吗?没有自信,你还会对工作有兴趣吗?你是想继续全身心投入,还是想逃避呢?

对孩子来说,这种感受是一样的,你都扛不住的烦恼,为什么压在孩子身上?

你以为的“为你好”,其实并不会让孩子更好,反而还会让你会觉得,孩子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孩子“不懂事”。

可能很多家长会说了:我发脾气,是因为他不会做啊,怎么讲都讲不明白。

所谓的讲明白了,是你认为的。孩子可能在其他地方就被卡住了,而你只认为你已经讲明白了,却根本没有发现孩子不明白的真正原因。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妈妈指着唐僧师徒四人问孩子这有几个人?孩子说“2个”。

另一个妈妈指着手洗衣服的图片问孩子这是在干什么,孩子说这是在“和面”。

两个妈妈的反应都一样:惊讶+发火。

其实,妈妈在质疑孩子为什么数不清楚唐僧师徒有几个人的时候,孩子其实卡在了为什么猴子和猪都叫做“人”。

另一个妈妈在质疑孩子竟然管洗衣服的图片叫“和面”,孩子可能卡在了其实根本就没见过洗衣服是什么样,毕竟现在都用洗衣机洗。

看,这就是典型的用你的认知去衡量了孩子的认知。

可能又有家长说了,好,就算是我辅导作业的过程中有做不好的地方,那孩子写作业总磨蹭,这总不赖我了吧!这该怎么解决?

告诉你,可能还跟你有关。我们先想想,孩子为什么磨蹭。

有一种情况:孩子早早做完作业了,天还大亮,你会怎么想?你肯定觉得,离睡觉还早呢,还不赶紧趁着这个时间好好预习明天的课,做做课外辅导练习?

总之,不能闲着。

孩子怎么想呢?反正都闲不下来,还不如慢慢写。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刚上一年级,作业写的很慢,你觉得他是在偷懒,所以就批评了孩子。

但其实,家长在此时,就暴露了自己生物知识上的无知: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小肌肉群不发达,写字写多了容易疲劳,写同样的字,大人不会觉得累,这是因为我们会很好的控制手部肌肉。

所以,很多家长会说:“你看,我咋不觉得累呢?你就是在偷懒。”这着实冤枉了孩子。

说了这么多,你肯定会想,原来这里面的道理还这么多呢,我之前都不知道。

对,这是很多家长都缺乏了解但又无比重要的内容,这是一门值得家长专门学习的课程。

帮助孩子成长,是一门大学问,不要认为我们是成年人,不需要学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学着怎么做家长,工作忙不是借口,孩子的成长不会等你,他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你需要学习的课:

注意力不集中了、做题不少,成绩不高、为什么总是马虎、不会写作文、偏科怎么办、厌学怎么办、孩子总跟学习差的孩子玩……

所有的问题,看似是应该在学校里解决的,但都需要从家长身上找到解决办法。

春颖老师在明见少年开设的《家长必修课》,就为家长带来了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

春颖老师是谁?

她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教师培训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她还是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千人教育论坛主讲导师、明见少年合伙人、金牌导师。她拥有15年北京市重点学校教学及管理经验,曾多次参与中考命题。

这门课有什么特点?

它是春颖老师带领团队经过了1整年的打磨而成,从1000份家庭调查中,筛选提炼出了家庭中遇到的最具代表性的60个教育问题,并将这60个问题分为教育、学习、沟通三大板块,为家长提供引导孩子的最优方案。

以上是课程表的大部分内容!

这些经验,颠覆了所谓的“别人说”的经验之谈,深度剖析孩子遇到的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把看似无解的“问题”,转化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转机。

每个家长都不是教育专家,但每个家长,都在努力成为最好的爸爸妈妈,春颖老师和团队用他们的经验,帮助每个家长不断成长。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过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身后目送他远行的时候,默默推他一把,扶正他要走的路。

来源:《父母必读

责任编辑:高婷 闻慧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