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吃不吃药都是肝癌,那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吃不吃药都是肝癌,那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预防肝癌一直是乙肝病友们非常重要的一课。但预防不同于治疗,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网上抗病毒治疗后仍患癌案例,也让病友困惑:「吃不吃药都是肝癌,那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今天,小派就用真实数据和医学研究,好好聊聊「抗病毒治疗对预防肝癌的作用」。
01 乙肝为什么会导致肝癌
乙肝病毒(HBV)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进入肝细胞,并侵入肝细胞核,在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形成慢性感染。我们的免疫系统在识别到它后,会立即发动免疫细胞进行攻击。但是乙肝病毒躲在肝细胞内,要杀死乙肝病毒必然伤及正常的肝细胞。时间一长,肝细胞的不断受损、修复,就可能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1]。
并且,乙肝病毒复制越高(HBV DNA 数值越大),肝癌风险越大。如果乙肝不治疗,那就像在肝癌赛道上狂飙一辆没有刹车的车。
02 抗病毒治疗凭什么能降低肝癌风险?
上面我们说了,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高发的原因。那么治疗乙肝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炎症,从源头上处理这个问题。另外,肝硬化也是肝癌高危因素之一。像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不仅能抑制病毒复制,还具有抗增殖的作用,可以预防或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从而阻止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进一步恶化。
03 抗病毒治疗能将肝癌风险降低多少?
很多病友会问:「道理说得好,但我也听说不少人即便长期吃药,还是得肝癌,这效果应该不大吧?」其实不然。
①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过半的肝癌风险
一项 2.3 万例慢性乙肝患者的长期随访显示,抗病毒治疗能帮助慢性乙肝患者 降低 40 - 60% 的肝癌发病率。而亚洲人群,在接受干扰素α(IFN-α)治疗后的预防效果更为显著 [2]。
吃不吃药都是肝癌,那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意义是什么?
(表 1:引自会议报告幻灯)
②临床治愈后,肝癌风险与常人无异
在第八届华夏上海肝病论坛上,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院士分享到:通过治疗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更低。在对近万名乙肝患者中位随访 19.6 个月至 336 个月的调研中显示:HBsAg 清除者的肝癌发生率约为 HBsAg 未清除者的三分之一(1.86% vs 6.56%,P<0.001)。总体而言,HBsAg 清除后合并肝癌发生率约为 1.88%。这已经与正常人群相差无几(表 1)[3]。
罹患肝癌,对于个体是百分百的不幸,但我们不能因身边少数不幸者的个例,就全盘否定治疗的意义。
04 如何让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防癌效果更好?
抗病毒治疗不能百分百规避肝癌风险,但做好这两方面能让预防效果更好:
①尽早治疗
治疗越早,预防效果越好。早期治疗的患者,肝癌发生率显著更低,部分研究显示,这部分人群的 5 年累积风险<5%。如果肝硬化后再治,虽然仍能降低风险,但整体的预防效果就不如早期干预。
②追求临床治愈
基于长效干扰素的治疗能让部分患者实现 HBsAg 清除,达到临床治愈,这是其他治疗方式无法比拟的。而临床治愈后的乙肝病友,肝癌发病率会大大降低。尤其是 50 岁前获得 HBsAg 清除的无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与普通人群无异 [4]。
就像抽烟的人得肺癌的概率高,但戒烟后,得肺癌的概率会大幅降低,希望大家都能以临床治愈为目标,将抗病毒治疗进行到底!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