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健康
牙周病——悄然侵蚀牙齿根基的「隐形杀手」
牙周病——悄然侵蚀牙齿根基的「隐形杀手」
牙周病——悄然侵蚀牙齿根基的「隐形杀手」
口腔健康不可忽视的细节
近日,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韦东奕因公开视频中显露的牙齿脱落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经校方证实其患有严重牙周炎。这一事件不仅让「韦神」的健康状况成为焦点,更将「牙周病」这一长期被忽视的口腔健康威胁推到了公众视野中央。事实上,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高得惊人——35~44 岁人群中超三成,55~64 岁人群中接近八成。许多人与韦东奕类似,年轻时对牙龈出血等早期症状不以为然,等到牙齿松动脱落时才重视,却为时已晚。
牙周病:「地基侵蚀者」
牙周病
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一系列炎症性和破坏性疾病,它是一个隐蔽的「地基侵蚀者」,缓慢而持续地破坏着牙齿赖以稳固的基础结构。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8020」概念,即 80 岁老人至少应保留 20 颗功能牙,然而现实中很多年轻人缺失牙齿已超过 3~4 颗,而牙周炎正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
牙周病呈现渐进性发展特征:
最初可能只是牙龈发红、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如啃苹果后留下血印);随着病情发展,牙龈开始退缩,牙缝逐渐显露;
进而牙齿出现松动,时有脓液渗出;
最终牙齿间隙越来越大,松动加剧甚至自行脱落。
除这些局部症状外,牙周病还常伴有持续性口臭(因细菌代谢产物)牙齿敏感(牙根暴露导致)及咬合不适等症状。
牙周病的治疗
全口评估与诊断:
全口 X 光拍片、牙齿松动度检查等,客观反映病情全貌。
龈上洁治:
即常规「洗牙」,使用超声波清除牙龈缘以上的牙结石和菌斑。
龈下刮治与根面平整:
用精细器械清除牙龈下方、牙根表面的菌斑和结石,并平整根面,使牙龈重新附着。这是基础治疗中最关键的步骤,通常需在局部麻醉下分次完成。
口腔卫生指导:
医生会评估患者家庭口腔护理的问题,针对性改进刷牙和使用牙线/牙缝刷的方法,确保治疗后能维持良好效果。
定期维护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后,每 3-6 个月回诊复查,进行专业清洁和病情评估。这种「支持性牙周治疗」是长期稳定疗效的保障。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