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健康
科学选油、吃油,构建健康饮食新观念
科学选油、吃油,构建健康饮食新观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食用油的选择越来越关注。油脂专家指出,提倡少吃油,并不是说越少越好,而是要适量摄入以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根据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30-50岁的成年男性每日应从食物中获取大约2050千卡能量,其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摄入能量的20%-30%,即42-63克。这些脂肪来源不仅包括显性的烹调用油,还包括隐性存在于肉类、蛋类、奶制品、豆类及坚果中的天然油脂。
好油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其纯度,更在于三个关键要素:
1. 合理的脂肪酸组成
食用油主要由不同类型的脂肪酸构成,包括饱和、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选择食用油时,应该考虑其脂肪酸组合是否能够补充我们日常饮食中可能缺乏的成分,而不是追求绝对的“平衡”。
2. 丰富的油脂伴随物
油脂伴随物如维生素A、D、E等脂溶性维生素以及甾醇、胡萝卜素、多酚等植物化合物对健康至关重要。过度加工会减少这些有益物质,因此推荐适度加工、保留更多天然成分的食用油。
3. 极少或不含危害物
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正规厂家生产的油品在生产过程中能更好地控制重金属、真菌毒素、反式脂肪酸等潜在的危害物,确保食品安全。
为了保证营养均衡,建议轮换食用多种油脂,或是选择富含多种必需脂肪酸的调和油。此外,烹饪方式也影响着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尽量采用低温少油的方式如蒸、煮、炖、拌,避免高温煎炸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
总之,正确选择和使用食用油,与日常饮食相协调,可以让我们既享受美食又维护健康。记住,适量、多样化的油脂摄入,才是通往健康的正确路径。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