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家庭生病了,别只让孩子吃药
家庭生病了,别只让孩子吃药
家庭关系,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家也会生病,但别只让孩子吃药
01 家庭会生病
两个礼拜前我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阿姨向我求助说自己的女儿患上了产前抑郁症,怀孕六个月了,现在精神状态非常不好,和女婿关系也不好,女儿现在很想把孩子打掉,不想做妈妈,自己也不想活。
这位阿姨说:“我要帮帮我女儿,你给我想个办法,让我女儿改变一下,从这个状态里走出来。”我问这位阿姨:“你是否不太喜欢自己的女婿?”阿姨理直气壮的回答说:“是不喜欢,性格一点也不大气,家庭条件也不好,对我们的女儿也一般,从他两谈恋爱开始我就反对,后来结婚了,我只能忍了,但还是看不惯....”我又问这位阿姨:“你真的想帮助自己的女儿吗?”这位阿姨说:“当然了!这是我的女儿啊!快告诉我有什么方法能帮她,她需要改变!”我告诉她说:“你知道吗,问题其实出在你身上,并不在你女儿身上,也不在你女婿身上。你长期干涉他们的生活,处处排挤女婿、贬低女婿,女婿在你们家里没有位置,无法好好成为一个丈夫。当他没有办法好好站在一个丈夫的位置上时,自然也就做不好一个丈夫该做的事。他经常得忙着保护自己、压抑自己的情绪、紧缩自己的能量。
你的女儿怀孕了,本身就属于情绪敏感期,你还在继续说女婿的不是,挑女婿的毛病。有些话你女儿就信了,听进去了,觉得自己的丈夫做的不够好,也开始抵抗和排斥自己的丈夫。
当她开始从心底排斥丈夫、厌恶婚姻、对另一半失去信任和希望时,她当然会不想要这个孩子,也会产生消极、轻生的想法。所以,这件事最需要改变的不是你的女儿,不是你的女婿,而是你。停下对女儿生活的控制和干涉、停止对女婿的排挤和指责,把属于他们的家庭还给他们。”阿姨听完我说的话,过了很久,说:“你说的是很有道理,可是我无法改变,我也不想改变,我觉得自己没有错。”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简直是屡见不鲜。
很多的家长,在心理咨询的时候拉着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推到医生面前说:“医生,我孩子有XX毛病,你快给治一下,我们很着急。”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很多家庭都生病了。然而大部分的家长治疗家庭的办法,就是不停的给孩子塞药,大把大把的塞——企图通过治疗孩子、改变孩子来解决现状。可实际上,在一个家庭中,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是父母和家庭的问题。不管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
02 孩子只是模仿者
在一个家庭里,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能力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当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教导是比较正向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往一个健康、向上的方向去发展。但当父母的言行举止、价值观、教导是不一致的、扭曲的,孩子就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就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健康、也有疾病。当一个家庭生病了,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呈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非常关注孩子的问题。并且认为孩子的问题就是孩子自己发生的。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问题而求助,在接受一系列的辅导之后,父母就会发现,所有孩子的问题,最后都是父母和家庭的问题。
如果母亲忙于事业,整天在外奔波;或者这个母亲的心智停留在少女时代,没有从父母处独立,带着孩子寄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那么由于母亲没有扮演她的角色,没有在妻子和母亲的位置上,家庭在关系的结构上就会出现空缺(真空)状态。
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须有人扮演跟父亲平等的角色来维持婚姻关系。于是,女儿可能会成为妈妈的“代理人”。小小年纪就会承担起家里的很多责任,甚至做起一家老小的“妈妈”。
当爸爸忙于工作而忽略婚姻和家庭时,就有孩子渐渐的走到父亲的位置上去代替父亲的角色,这样的孩子会变成“超级负责人”或“代理父亲”,失去童年,害怕亲密关系。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会扮演可爱滑稽的角色取悦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这样的孩子是减少父母摩擦的“开心果”。还有一个孩子会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里永远是第一名、赢得荣誉、当选班长,这个孩子荣耀父母,为家庭提供面子。
也许会有一个孩子产生反社会行为,借着这些行为来表达父亲(母亲)隐藏在内心的对母亲(父亲)的愤怒。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学习、惹麻烦、多动、忧郁、自卑,他(她)的问题可能会转移父母之间的冲突,甚至会使父母因为担心他(她)而彼此亲密起来。
独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个孩子反串所有的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担家庭的一切问题和需求,为父母而活。
03 孩子往往是家庭问题的“戴罪羔羊”
我曾经接手一个案例:因父亲家外有家,在父母濒临离婚的几个月间,中学在读的安静、文雅、优秀的女儿突然成绩下滑、忧郁、辍学、自闭,最后离家出走并试图自杀。
当母亲因为女儿的状况向父亲示弱,父母二人协力来关怀女儿,并因为血缘关系难以割舍,经历一系列事件之后,父亲最终回归家庭,隔断了与第三者的联系之后,女儿豁然痊愈,回到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轨道上。父亲因此万般感慨,演绎一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
另外一个案例:家庭中的儿子上中学时极其优秀,功课均优,几乎每个学年都以全票当选班长。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几个月,却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多月,无法正常上学。父母带着他去上海、北京各大医院检查,均无法查出病因。无奈休学,重读初三。此时的家庭状况是父亲有关系亲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亲极为苦恼。
当儿子莫名其妙的病症影响中考和身体的成长时,父亲开始回归家庭并全力治疗儿子,夫妻关系因齐心协力关照儿子而缓和。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儿子复原了。
这样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替罪羊”通常是家庭问题的承担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寻求治疗,使家庭有机会面对真正的问题。可以说,孩子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牺牲、贡献和服务。
孩子借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来维系整个家庭的平和,他们宁可成为“问题儿童”,也要为家庭带来一些帮助。而且,他们往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04 家生病了,孩子才会病
是因为家庭本身生病了,有行为问题的某一成员只是病态家庭的“发言人”、“代理人”而已。
个人的问题意味着家庭的病态,家庭系统的病态则反映出整个社会体系的病态。
孩子的心理疾病或长期积累导致生理疾病:行为偏差多动、暴躁、饮食失调、网恋、早恋、辍学、逆反、自卑、自大、忧郁、精神分裂等,永远不是单独的、个人的现象。
当孩子出生进入一个家庭系统,成为家庭系统三角关系中的一角后,孩子也会成为父母关系的焦点。家庭系统中缺席的角色会有人自动补缺,这个人往往是孩子或孩子中的一个。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受到父母关系的影响。当家庭关系面临危机时,孩子会扮演多种角色以适应压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当孩子因承受不了压力而把自己变成“问题儿童”时,则会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唤醒父母看见和解决家庭的问题及个人问题。
05 健康的家庭里各司其职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个人扮演健康的角色。
父母扮演父母、互为夫妻,经营家庭系统。男孩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如何成为一个丈夫、如何成为一个父亲;女孩从母亲身上学习如何做一个女人,如何成为一个妻子,如何成为一个母亲。子女都在家庭中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亲密关系与社会关系。
孩子在父母身上学习有关做人的一切,学习如何做个正常、健康、有价值的人;如何与他人保持适当界线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等等。
一个健康的家庭里面,每个人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角色,爱会家庭中自然流动,孩子自然身心健康,其乐融融。
而在一个生病的家庭里面,每个人都会被感染,每个人都没办法真正幸福、没法做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家中的问题,从问题中解放出来,是我们一生的重要功课。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