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
以“教联体”为抓手 为家长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以“教联体”为抓手 为家长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光明日报 2024-12-25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要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并明确家长要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
当前,家长在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时存在哪些误区和难点?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指导?如何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家长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采访调研。
在四川省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亲子心理团辅活动。新华社发
当好“第一责任人” 家长亟须接受及时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都说家长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但当前仍有一部分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北京市顺义区家庭教育特聘专家朱煦一针见血地指出。
“一些家长以工作繁忙为借口,不参与、不陪伴孩子的成长。‘养而不教’,要么把孩子甩给老人任由溺爱,要么用物质奖励替代陪伴,要么以粗暴批评代替耐心指导。长期缺少陪伴与沟通,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都会受到影响。”朱煦说。
四川成都市青羊区家长学校专家顾问李萍也有同感。十多年前起,她就开始对区域内中小学家长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她发现,部分家长“养而不教”的观念,在家校关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些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进了好学校,孩子的成长、学习,那都是学校的事,跟家长就没什么关系了。”李萍说,“这种观念导致家长无法心平气和地与学校沟通、合作,造成了家校关系紧张,家校之间自然就无法形成育人合力,严重影响了育人成效。”
“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家庭教育正式由‘家事’上升为‘国事’。伴随一系列配套政策和举措,近年来,整个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朱煦分析,“但是,即便在那些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中,也普遍存在‘教而不当’的问题。”
朱煦告诉记者,在他的日常咨询工作中,见过不少家庭教育的“怪象”。
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仅学科学习要“抢跑”,就连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先人一步”。于是,就出现了三岁幼童被反复训练“抗挫力”,而一捏彩泥、玩过家家,就被家长呵斥为“浪费时间”等现象。
又如,在有的家长眼里,13岁的孩子应该像3岁的孩子一样听话,孩子一旦跟自己意见不一,就觉得孩子“故意跟家长对着干”,若谈及玩手机、打游戏,更是火冒三丈。
再如,有的家长眼见孩子不愿面对自己,已经不出屋、不说话、不同行,甚至不下床、不开窗帘,依旧想不到应该以温和的态度陪孩子说说话、出门散散心,仍是见缝插针督促学习,担心孩子不去上课影响成绩、让自己丢面子……
“‘教而不当’,主要体现在过度重视智育、‘五育’发展不均,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与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协同主动性不足等方面。”朱煦表示,“因为缺乏科学理念和方法,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些‘小摩擦’,往往激化成‘大问题’。对家长来说,亟须接受及时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部门协同、建好队伍 家庭教育指导才能走实
家庭教育指导具体指什么?
“家庭教育指导是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服务活动,旨在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等方式促进家长自我成长,最终帮助其实现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边玉芳这样解释,“目前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已经相当多元,常见的讲座、线上课程、一对一咨询,包括学校开展的家校活动、家访等,都属于家庭教育指导的范畴。”
目前这一指导服务开展得如何?能否满足家长的实际需要?
从2020年4月开始,边玉芳带领的课题组围绕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情况,在东中西部9个省份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研。“经过多年探索与多方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调查发现,参测省份全部制定了省级家庭教育工作规划和家庭教育实施方案。近90%的参测省份有省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此外,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管理部门均开展了相关工作来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边玉芳说。
“现在,各地都面向家长开设了一些培训指导活动。同时,越来越多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想把家庭教育做好,但是真遇到问题时,却常常感到‘求助无门’。”李萍说。
边玉芳的调查也佐证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和幼儿园是家长最希望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途径,但目前已有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并没有完全满足家长的现实需求。”
这是为什么?
李萍指出了三点原因:“一是部分地区关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还缺少科学系统的理念作为支撑。二是当前一些区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系统化的内容体系。三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力量分散,教育行政部门、妇联、关工委等经常是‘单点作战’,合作不够紧密,在协同推进家庭教育指导上存在困难。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各地利用已有资源的效率,导致无法为家长提供科学、系统、可持续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专业队伍的支持。边玉芳指出,目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在人员数量、专业能力及培训提升等方面仍有薄弱之处。“比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以兼职或志愿者为主,人员数量难以满足需求;指导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加强;指导服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路径还不畅通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边玉芳说。
“经费、场地、设施的匮乏,使得当前许多地区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还停留在讲座活动层面,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较难开展。想要更好开展,须优先解决相关保障问题。”朱煦补充道。
发挥“教联体”作用 让孩子感受温暖向上的家庭生活
“‘教联体’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一种创新机制,能有效破解当前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部门协作不畅、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朱煦呼吁,“各地应加快建立‘教联体’,为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供机制保障。”
采访中,多位专家指出,针对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活动零散、无序的情况,各地要加强顶层设计,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对此,各地已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以天津为例,截至今年10月15日,全市16个区全部成立了“教联体”。此外,教育两委与妇联联合成立天津市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心,定期对校内外、社会各方家庭教育机构进行协调调度;同时加强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学校多级立体教育矩阵,全市16个区均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所有学校设立家庭教育工作站,同步成立社区家长学校3953所。区有“中心”,社区(村)有“学校”,学校有“工作站”,覆盖全市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初步形成。
针对专业人才缺乏问题,边玉芳建议:“第一,要积极吸纳社会各界相关人才,如高校专家、教师、心理咨询师、专业社工、‘五老’等,建立兼职和志愿者管理平台及人才库,逐步补齐服务人员数量短板。第二,要加快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将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等相关内容纳入师范生培养体系,积极构建家庭教育相关人才培养机制。此外,还应设置专门部门负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申请和认证,推动其职业化发展。”
如何打通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最后一公里”?边玉芳指出,要重点推进机构建设。“一是强化学校、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提高家长学校建设水准。二是拓展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依托已有的服务中心、妇女之家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三是激发社会参与,推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大力培育扶持家庭教育社会组织、公益机构,打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域化’供给格局。”
“家庭教育指导的着力点,是引领家长建构科学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引导家长真正以儿童生命成长逻辑为指导设计美好教育生活,让儿童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表示,“因此,家庭教育最根本的是回到家长自身,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要在美好家庭建设上下功夫。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学习氛围、道德氛围,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力量。”(记者唐芊尔)
责任编辑:王亚南